生活-LIFE
生活晚报 > 主页 > 滚动 >

菜园子连菜篮子 土蛋蛋变香饽饽——宁强县教育系统创新推进消费扶贫纪事

2020-11-12 14:09 编辑:桥头堡 来源:未知

本报通讯员 陈捷

  咸香四溢的宁强腊肉、色泽金黄的汉源蜂蜜、朵大质厚的羌山木耳、醇厚甘甜的羌州茶叶……10月18日,在西北工业大学扶贫产品展销会上,30余种宁强特色农副产品以线上促销、线下展销、电商洽谈、产品推介等方式向教职员工展示展销。很多农产品刚摆上展台就被采购一空。

  

  自去年9月以来,宁强县教育系统加强农校对接,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进学校”集中签约活动,大力建设消费扶贫专柜,主动与帮扶高校、苏陕协作单位建立消费扶贫对接机制,多渠道拓宽贫困乡村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 

  

  

食堂直供打造消费扶贫新引擎

  家住巴山镇石坝子村的脱贫明星王永定,今年特别开心,他种植的食用菌通过食堂直供销售异常火爆。“猴头菇收购3900斤,货款到账35000元;干金木耳收购120斤,货款到账18500元……”王永定乐呵呵地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起收入账,“学校食堂采购给我帮了大忙,现在我卖货不用再跑30多公里到县城摆摊了,工作人员上门收购,省时省力还节约了路费。”

  

  食堂直供,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各级学校的“菜篮子”。该县教育体育局主动联系县上的扶贫开发公司,搭建扶贫产品采购平台,通过平台面向全县贫困村、贫困户采购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同时,平台汇总各学校食堂农副产品需求量,定期向各贫困村发布采购订单,以不低于同期市场价收购贫困村的农产品,定向直供县内82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该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钟晓兰说:“县教育体育局去年跟我们签订了775万元的农产品采购合同,今年又签订了785万元的采购合同,我们收购的农副产品超过三分之一都供给了学校食堂。”

  

  与此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进学校”集中签约活动,各学校、幼儿园根据自己的阶段性需要和临时需求,定向到教育系统帮扶村和所在地附近的贫困村采购农产品。

  

  “附近学校的老师每周都来采购一次,今年已经从农户手里收了土豆6000余斤、香菇600余斤。”胡家坝镇清明山村党支部书记马星忠高兴地说。 

  

  

优先选购搭建消费扶贫连心桥

 

  

  优先选购是该县教育系统推进消费扶贫的一大举措。该县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鼓励教育系统职工优先采购贫困户、贫困村农产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化“输血”为“造血”,着力搭建干部帮扶连心桥。

  

  在鼓励教职工购买扶贫产品的同时,该县教育系统还科学合理利用工会福利政策为消费扶贫提供保障,在采购慰问品时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把消费扶贫纳入各学校工会组织定点扶贫和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内容,组织职工到贫困地区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消费扶贫,为滞销农产品打通销路。

  

  截至9月底,全县学校工会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77万元,教职工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46万元,驻村和包扶干部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31万元。 

  

  

精准引流扩大消费扶贫朋友圈

  

  “宁强农副产品新鲜、绿色、口感好,很受师生欢迎。去年10月我们和宁强县教育体育局签订了15万元农产品采购合同,实际采购16万元以上。今年我们又签订了18万元的采购合同,争取消费更多宁强农副产品。”在10月29日举行的高校扶贫座谈会上,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扶贫办主任马晓祥说。

  

  “‘陕货进苏’‘山货入高校’活动是宁强县农副产品外销的一条快捷通道,大有可为!”在苏陕教育协作恳谈会上,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付祥武说。

  

  该县精准引流,积极推进宁强绿色农副产品与高校、苏陕协作单位对接,与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还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消费扶贫专柜,展销具有宁强品牌、羌族特色的优势农副产品。去年9月以来,该县教育体育局通过帮扶高校和苏陕协作单位,共销售农副产品45万元。
 
 

相关阅读

生活晚报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生活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生活晚报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生活晚报”,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生活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uixiulife.cn@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